金鱼嘴巴上的绵口病怎么办?
所谓“绵病”,学名应该是“口腔粘液增多症”(或称“口腔炎”) ---- 是金鱼的常见疾病之一。主要症状是:病鱼嘴部周围的粘液增多,严重时甚至蔓延到整个消化道,体表皮肤表面有时也有少量粘液覆盖;有些病鱼还会吐泡沫,食欲降低甚至完全消失,少动,体质消瘦,最后死亡。 发病原因比较复杂。
可能原因如下:
1.投喂的饲料蛋白质含量过高或含脂肪过多,导致消化障碍,引起消化道机能紊乱,使口腔中分泌的粘液量增加;
2.投喂的饵料大小不一,部分食物残渣滞留在牙床之间,经过微生物分解后产生有毒物质,刺激口腔及消化道而导致病发;
3.水质不良,水中缺氧导致的细菌感染或者寄生虫感染(异尖线虫等),也会引发该病的发生;
4.水温变化剧烈,温差过大,也会导致鱼类机体抵抗力下降而诱发疾病发生…… 总之,该病多发于冬季和早春,水温较低时。因为此时鱼的活动量少,新陈代谢率低,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差。如果饲养管理不当,很容易患病。
预防:首先做好过冬鱼种的挑选和越冬护理,防止鱼体受伤,减少病原体侵入的机会;其次,保持水体清洁,合理控制投饵量和次数,少吃多餐;最后,注意保暖,调节好水体温度,避免温差过大。
治疗:
1.改善饲养环境,加强保温,适当提高水位,同时勤换水,清洗过滤器材,以利于病菌的消除;
2.适当增减饵料中蛋白含量,特别是脂肪含量,同时投喂些杀菌消炎药物,如土霉素、抗生素等;
3.每100千克鱼体注射青霉素80万单位,每天一次,连续三天;或早晚各一次,在鱼腹部两侧肋骨边缘肌肉内注射5%葡萄糖溶液250~500毫升,连续2天。